Monday, April 13, 2015

很麻煩治的烏龜,不如放生好了?

示意圖喲不是真正的故事裡的小烏龜

不好,明確地說當然不好吧?!


“醫生你幫我看看,為什麼我們這只烏龜的眼睛腫的长不開了?”
一天的下午就有一位媽媽帶著讀中學的女兒還有一隻小烏龜來看診。

“這龜平時吃什麼呢?” “哦,吃的是蔬菜。”
“多久換一次水?” “我每兩天就幫它換一次水了。”
“你餵它蔬菜它吃?” “嗯,一放進去它還不吃,可是過幾天就吃光光了,菜都沒了。”

醫生診斷為維他命A不足所引起的眼疾,在烏龜中非常常見。而且小烏龜養了一年早就該養成大烏龜了(根據那個品種),顯然的營養不良。

“這個問題非常麻煩。”
“首先它不進食,你可以準備生雞肝(水龜是雜食動物),放在它面前逗它吃下。”
“你還必須要一天餵兩次維他命, 持續一至兩個月。”
“你要有心理準備,即使這麼做還不一定會根治。“

然後在醫生說到一半的同時,對不起我的眼鏡掉了因為家屬的反應好出乎意料的說。

——“啊那麼麻煩不然發放生好了。有個XX地方的池裡滿是烏龜,它在那裡應該有伴。”  媽媽認真地提出。我們醫生楞了一下:”如果你打算放生了可以不必看診啊。” “哎呀,我以為只是滴滴眼藥水而已,怎知道這麼麻煩。都是你啦,買了烏龜回來,上學了就丟給媽媽顧,現在問題來了。。。” 媽媽開始嘮叨身邊的女兒。女兒委屈地噘嘴表示自己需要上學很無奈這樣。

“你就把它放生吧,媽媽可沒這麼多閒工夫幫你一天打開它的嘴餵兩次啊。你又要上學,醫生也說了不一定好。放生了它在那裡可以找到很多朋友,就會自己好的吧。"於是媽媽開始教唆女兒把烏龜放生。”可是醫生也說了他這麼小會死的。“女兒小聲、為難地抗議。


。。。。。。

故事的最後,他們同意要治烏龜,醫生也順利地開了藥及教導他們如何打開烏龜的嘴巴餵它維他命。

如果我是那隻烏龜我一定會欲哭無淚吧。給了我一個家,從一開始的喜愛到後來的忽略;就算了我好好過自己的生活認命吧,然後發現——X, 連吃的都成問題了。無法健康地成長,心理身理都受到了傷害。說不出口的委屈也只能忍受吧,直到眼睛也出了問題;終於我從一隻健健康康的可愛小烏龜,變成一隻發育不良有眼疾又吃不下的"麻煩",就要被"放生"了。(作者表示有放過生啊,也是烏龜啊,不過這位太太應該用錯詞了,這種情況不叫“放生”,這是“棄養”、是“丟棄”、是由他“自身自滅”,“放生”是你把它從災難中解救它、還它自由。把它放進第一個災難(starve它導致生病)再把它丟進第二個災難(棄養),對不起怎麼看我都無法認同呀。一隻睜不開眼的家住小烏龜,能夠與那些成年烏龜朋友們競爭食物空間嗎?


祝福你小烏龜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